未来30年铁路发展蓝图绘就 华铁股份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台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着眼我国铁路发展实际作出重大部署,首次提出2035年、2050年铁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描绘了新时代现代化铁路强国发展的新蓝图,开启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新篇章。

《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铁路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0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7万公里,通达所有省会城市及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面提升铁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智慧铁路。此外,加大交流合作搭建“一带一路”大平台,让中国高铁进入国际大市场。

随着高铁新线路的陆续投产,在带动高铁新造车市场扩容的同时,也将激发对轨交零部件以及高铁“后市场”的潜在需求,产业链内轨交企业将有望受益。华铁股份作为国内轨道交通车辆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商,深耕轨道交通车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致力于打造覆盖全系列核心零部件及维修养护的轨道交通产业大平台。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开发实力,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体系,华铁股份正搭乘政策东风,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创新突破 多方聚力发掘轨交零部件“新蓝海”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基建投资的重要投入方向,交通部提出了在2020年完成约8000亿元铁路投资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国铁集团推出《规划纲要》明确轨交行业发展潜力。在铁路大规模投产的背景下,最先获益的便是轨交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

高铁新线路的投产,带动高铁新造车市场扩容,激发了对轨交零部件的需求,随着中国高铁核心装备制造产业自主研发水平的提高和国产化率的提升,2020年成为中国高铁零部件制造企业完成蜕变的重要里程碑。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而言,随着中国高铁自主研发水平和国产化率的进一步提升,轨交车辆零部件制造企业只有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完成蜕变。

对此,华铁股份董事长宣瑞国深表认同,“对华铁股份而言,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开拓华铁股份的产品门类和核心技术应用市场,将是华铁股份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据了解,华铁股份已拥有110余项轨交核心专利,成熟期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生产及检修资质齐全。

动车组和机车维修周期的到来,发掘出了高铁“后市场”蓝海。从动车组和铁路机车采购量的趋势来看,2020年将有大量动车组和铁路机车进入高级修范畴,再加上近年来行业标准的革新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检修市场规模不可小觑。

据了解,在市场创新方面,华铁股份全力开发“后市场”检修业务,在装备产品检修期来临之际拓展更多“后市场”份额。

响应政策 华铁股份打造轨交产业大平台

我国高铁建设始于2005年,历经15年,高铁总里程突破3万公里,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覆盖率达到94.7%,但潜力尚足。下一个15年,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7万公里,将通达所有省会城市及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涉及面之广、影响因素之多,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铁路企业等各方力量协同推进。

因此,在组织实施方面,《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建立健全稳定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及铁路企业先行先试。以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落实等。

作为轨交车辆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商,华铁股份在提升细分领域专业化的同时,通过旗下各子公司在不用业务领域的互补性,积极推进产品协同,进一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轨交产业大平台。

“行业发展的前提是细分领域的专业化,而专业化之后的‘大生产’则需‘大合作’得以实现。华铁股份将携手利益相关方,共同推进轨交产业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进程。”宣瑞国表示。

通过精准的外延式并购以及高效整合,华铁股份得以快速突破行业壁垒,为研发、销售及供应链优势的积累奠定基础。2018年,华铁股份与西屋制动合作成立了华铁西屋法维莱,专注于高速列车及城际列车领域应用的制动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2019年,公司收购山东嘉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51%股权,切入高铁座椅市场。

目前,华铁股份轨交零部件产品体系全面,覆盖新造及维修领域十余种产品,在实施本地化生产、本地化维保、本地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国际化合作,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铁路密布、高铁飞驰,一张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铺就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并不断延展,为一个充满发展活力的流动中国提供有力支撑。